网站注册使用协议果然坑人

一不小心看了下《新浪网络服务使用协议》,发现还真坑人。

保护用户隐私是新浪的一项基本政策,新浪保证不对外公开或向第三方提供单个用户的注册资料及用户在使用网络服务时存储在新浪的非公开内容,但下列情况除外:

······

6.1.4 为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6.1.5 为维护新浪的合法权益。

撇开其它的不谈,这两个条件倒是真的完全是在戏耍用户的隐私。一个依赖无法定义清楚的“公众利益”,另一个恐怕靠新浪自己来界定,本来该(装装样子)走法律途径的东西却被这样子列出来,真够霸道!

一个很久以前就该吐的槽

是关于Chrome 浏览器的:很多时候,一个链接在Chrome 的标签页打开时,它就是迟迟不显示那个链接地址,直到很久之后页面终于载入或载入失败它才出现。

我不知道这是否影响了其他Chrome用户的体验,反正我很多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几乎想拔掉网线以使得我能尽快看到和复制那个链接地址。

本来想对Chrome吐的另外一个槽就是关于那个下载页面的了——当下载链接比较长的时候,我根本就无法获取到这个链接地址了,因为Chrome把地址的后面部分给省略掉了。这在一些情况下也很让我抓狂,有的时候用浏览器直接下载很慢,我需要有个链接好将它放到下载工具里面。

所幸的事这个问题终于在最新的13.0.767.1 dev-m 里解决了,我可以在这个新的下载管理页面里右键复制完整的下载链接了。

重新启用Chrome 的Instant 搜索

以前竟然没注意到这个问题。Google Chrome 很久以前就启用了Omnibox 的瞬时搜索功能,后来我尽然没察觉到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功能“消失”了。

没有这个功能时search engine 里选项是这样的:

翻墙后,选择另一个Google 搜索,勾选“Enable Instant for faster searching and browsing”就行了。启用了instant search 的应该是这样:

 

写这个是因为我对这么长的时间里我都没有注意到Omnibox instant search 功能的“消失”感到奇怪。(我以前用过这个功能,很喜欢它的。)

Ctrl+Backspace 为啥在Notepad 里不管用?

其实也不只是在Notepad 里不管用啦,Ctrl+Backspace (或Ctrl+arrow key/delete)这个非常实用的hot key 在Windows Explorer 里也是无法使用的,你无法在修改文件名时使用它。

🙁

用了会怎样?会产生一个方框。

其实Ctrl+Backspace 可是个Windows-ism 的 hot key 后来很多软件都支持这个,可为什么在Windows 最基本的Explorer 和Notepad 里却不能用呢?

答案也许是这里:http://blogs.msdn.com/b/oldnewthing/archive/2007/10/11/5395501.aspx#5403635

The Old New Thing 的这篇文章介绍了Ctrl+Backspace 的来源。

http://news.163.com/11/0416/14/71P3ICRE00014AED.html(动物保护组织11.5万元买下520条待宰狗)

 

从网易上面的评论来看,这个事件还是充分地展示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处处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广大人民群众对祖国的花朵无时无刻不在的心头挂念实在是令本人甚为感动。智慧的、明事理的人民群众再次团结起来揭发了社会上一部分人为富不仁,只顾狗而至祖国花朵于不顾的罪行。尤其是这个拿出了11.5万的“爱宠网和上善基金会”,居然有钱却不捐给西部的孩子们,你还是个爱宠物的基金会吗???而这一小撮毫无人道主义精神的动物保护组织成员,浪费自己的精力和爱心,同样值得批评。

Systemd 让Linux 不再那么Unixy

Systemd 会让Linux 变得很不那么Unixy 是因为systemd 本身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的anti-Unix 的产品。它违反了众多的Unix 的哲学:它不爱“KISS” 原则;同样对“do one thing and do it well” 也不感冒;它为了效率而牺牲了可移植性;它反对shell 脚本的使用(同样是为了效率)。。。是的,这个严重被Mac OS X 的launchd 所影响的init system 就是这么的反Unix,因为它所有一切的追求就是“功能强大”和“高效率”。

  • systemd 不Simple 也不止do one thing,它远不止一个单纯的init system。除了取代/sbin/init 作为PID 1 进程以引导整个系统启动和启动后作为整个系统的超级守护进程,systemd 还要取代cron,at 和inetd 这样的守护进程。systemd 的创造者Lennart Poettering 解释这么做的原因大概是——既然每个Linux 都得有cron,at 和inetd 这样的服务,那么让他们各自有可执行文件在系统启动时来产生新的进程就完全是用了很多重复代码了。直接让systemd 在系统启动时用同一段代码就可把cron,at 启动起来,并且启动速度上也会有提升。
  • systemd 无法移植到非Linux 内核的操作系统上去。因为它从根本上是依赖于Linux 内核的cgroups (control groups) 的。因为利用了cgroups,systemd 才可以完完全全地将一个服务的所有进程都固定在一个group 里,double-fork 也无法让一个非特权进程跳出这个group。基于cgroup,systemd 提供了很强大的针对某个服务的进程的管理[1]。
  • systemd 认为使用shell script 的结果是效率低下。脚本过多的调用了系统中的像sed,awk,find,grep 这样的工具,而每调用一次则会产生一个新的进程,这严重地影响了操作系统的启动(看看Linux 刚刚启动后,系统最大的PID 到了多少?再看看Mac OS X 的呢?)。

Lennart Poettering 说:

…if you tell me that systemd is not Unixy, then I can only agree, and I don’t feel ashamed at all of that. Because my horizon is much further than just Unix.

引入systemd 无疑与传统Unix 哲学在多方面冲突的。Linux 20 年来几乎所有方面都是在跟着传统Unix 哲学在做,sysfs 和proc 文件系统的引入尤其如是,它们使得Linux 在这点上比之“Unix 正统后代”——*BSD 更加Unixy。因为,在Unix 里一切都是文件。

Fedora 15 已经是确定要从Upstart 转向使用systemd 了,OpenSUSE也在跟进。另外重要的应该就是Debian 和Ubuntu 的反应了,Debian 到最近的6.0 也还没有使用Upstart,并且systemd 也已经进入unstable 源。而对于Ubuntu 来说,早在自行开发出Upstart 之前,他们就准备使用launchd,后来因为协议问题而未果,继而自己开发了Upstart。以后要是转向systemd 应该也算是圆了多年前的梦想吧。

[1]. http://0pointer.de/blog/projects/systemd-for-admins-4.html

chroot 环境的配置

  • ldd(1) 的使用。将要放进chroot 环境中的可执行文件所需的库文件大多(并不是所有)可以用ldd(1) 先在宿主环境中运行它来找到。strace(1) 也许也会有用。
  • 直接切换到那个chroot 环境中。基本的库文件复制到chroot 环境中后,可以用chroot(8) 试着执行里面的可执行文件了。另外还可以将/bin/sh 复制到chroot 环境中并执行,这样也许更方便。/bin/sh 链接到的动态库很少,所以复制它,但是复制一个静态链接的shell 进去也行。
  • 某些程序运行所需的非动态链接库文件。如关于时区的/usr/share/zoneinfo/ 。
  • 必备的库文件。如libnss_dns.so.2 ,否则即便有resolv.conf(5) 在etc 目录底下,也还是不能进行域名解析。

一干二净

呃。。。手又贱了。以前所有的post 都丢了。

换了一下这个VPS 的操作系统。因为这么做会删除原来所有的数据,所以我把wordpress 数据库导了出来,准备下载到本地,然后再上传到新的server 上。把其它零零总总的东西都放到了一个文件夹里,打了个包,下载到了本地。然后我就直接re-install OS 了。接着把各种服务都配置好后,准备导入那个sql 文件了。咦!文件呢?

根本就没有。我没把那个sql 文件放进那个压缩包里!

于是,以前所有的post 都丢了。一干二净!

如果我没有这么快就删掉以前的那个wordpress.com 上面的blog,我还可以找回这些post。可是谁叫我又犯贱了呢,昨天就急着就把那个wordpress.com 上面的blog 给删了,而那个压缩包连检查都不检查一下。

不过,既然都删了,那就算了吧(不想去Google 的cache 里面去找了)。三十几篇,去年七月到现在的,但其实也没什么重要的文章在里面。

这算是一个重新的开始吧。